目前最好的一比一復刻手錶
目前最好的一比一復刻手錶
頂級高仿瑞士名錶一定要找靠谱得商家,每个復刻手錶做工都有分頂級,中端,普通,所有買一比一高仿手錶一定要找靠谱得商家,復刻手錶段位不同價格也就有所不同,頂級工藝的手錶不但做工漂亮,材質也是高端极致,價格一般在2500到5000左右,中端的工藝雖说比不上頂級的但总體也是看不出來的,预算少的朋友们可以靠谱中端的段位,價格一般在1500到2300之間。剩下的就是普通的價格,普通價格的话大多屬都是石英錶类的,機芯錶普通的材質做肯定是有所差别。
最好的一比一復刻手錶排行榜:
1、百達翡麗復刻手錶(Patek Philippe)
百達翡麗(Patek Philippe)一直以來都是男士手錶中的佼佼者,Patek Philippe是贵族的標誌,瑞士著名钟錶品牌百達翡麗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839年的時候,它的設計精致完美,结合丰富的製錶知识,令百達翡麗手錶极具魅力,它每块錶的售價达到13000—20000美元,擁有着多项世界級专利,1851年時,倫敦世界博览會,英 国女皇维多利亞買了一块百达翡达,百達翡麗手錶做工精細,質量好,而且钟錶技術一直都處於世界领先地位,也难怪它是男士手錶排行榜里的老大。
2、江詩丹頓復刻手錶(acheron Constantin)
江詩丹頓男士手錶堪称為手錶中的贵族藝術品,江詩丹頓品牌在1755年就已經成立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钟錶製造厂,同時也是在世界上非常著名的钟錶企業,江詩丹頓手錶主要传承了瑞士传统手錶的精华,不僅如此,他们還在瑞士传统钟錶上創新了不少製錶技術,对於手錶製造業有非常大的帮助。
3、愛彼復刻手錶(Audemars Piguet)
愛彼(Audemars Piguet)也是瑞士的钟錶製造品牌,早在1889年的時候,愛彼的Grand Complication陀錶钟錶参加了第十届巴黎环球钟錶展览會,当時它以精湛的設計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且享譽全球,這个展览為愛彼钟錶树立了非常好的地位,即使是現在,愛彼家族的钟錶依然很受欢迎,一些钟錶鉴赏和收藏家特别喜欢愛彼钟錶。
4、寶璣復刻手錶(Breguet)
寶璣(Breguet)钟錶一直都是瑞士钟錶的代名词,1747年的時候,他的創造者寶璣出在瑞士纳沙泰,后來他居住在巴黎,他一生創造了非常多伟大的發明,尤以製錶行業為最,像鸣钟弹簧、改良自動錶等,讓他的設計既具有新古典主义又能给人惊喜,不僅如此,很多名人都喜欢戴寶璣手錶,愛因斯坦、柴可夫斯基、路易十六、维多利亞女王等,有人將寶璣钟錶称為“錶王”。
萬國是钟錶王国瑞士的名錶之一,它創立於1868年,在15世纪時他創建於沙夫豪森,可是只有在iwc建厂后,萬國钟錶的精度才更加好,1868年時,iwc推出了第一只怀錶,从此,iwc在瑞士钟錶里就取得多个特殊地位,在世界钟錶業界也取得了不错的地位。
6、伯爵復刻手錶
1874年年僅19岁的乔治·愛德华·伯爵(Georges Edouard Piaget)創產了名錶“PIAGET伯爵”,他们一直以來都秉承着“永远做得比要求的更好”這樣的品牌精神,把創義和工藝融合在一起铸就了伯爵名錶,腕錶和珠寶非常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其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機芯設計備受人们欢迎,后來伯爵陆续推出了珠寶腕錶和珠寶系列,堪称完美与創義的结合。
卡地亞(Cartier)創立於1847年,是一間著名的法国钟錶及珠寶製造商,現為瑞士曆峰集团下屬公司。一百多年來,卡地亞一直与各国的皇室贵族和社會名流保持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和緊密的交往,被美譽為“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卡地亞是引领製錶風格的先驱:1904年為飛機师阿爾伯圖•山度士•度门設計了世界上首枚腕錶--卡地亞山度士腕錶,上世纪初推出了矩形錶盤腕錶,颠覆了製錶設計的传统。
積家钟錶成立於1833年,它不僅是瑞士的传统製錶的佼佼者更是以精确計時和技術领先,積家钟錶在質量和創新方面的尤為突出,做工精細,在钟錶製作行業,積家获得398项注册专利,發明了1231枚機芯,堪称製錶業中的典范。
勞力士是瑞士著名的钟錶製造商,由德国人汉斯·威斯多夫(Hans Wilsdof)和英国人戴维斯(Alfred Davis)在1905年創建,之前是Wilsdorf and Davis(W&D)公司,后來更改注册名為ROLEX,現在勞力士已經有19个分公司,年產量达到45萬只,勞力士手錶以实用、庄重的風格為主,极受人们喜欢,佈蘭妮·斯皮爾斯曾為丈夫買过一款65000英镑的勞力士手錶,而且勞力士古董錶的抗跌能力非常強。
10、芝柏復刻手錶
芝柏钟錶是世界十大名錶之一,1791年Jean-Francois Bautte和Constant Girard在瑞士拉绍德封創立了製錶厂,芝柏錶將传统工藝和現代的技術结合在一起,它出產於瑞士,GP芝柏手錶集設計、創作、開發和生產於一體,這種运作模式使芝柏錶可以提供一个完整的頂級機芯。
Relat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