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時候,一则“小猪佩奇”的广告刷爆朋友圈,再度证实了這樣一句话“再广為人知的事情,在中国也至少有几亿人不知道”。雖然手錶从上个世纪中期開始在国内開始慢慢普及,千禧年后更是爆發式增长,但是,除了一二线城市,還有大多數人也没擁有过一块真正像樣的手錶,更别提知道手錶的一些曆史、功能、工藝性、品牌等等。所以,当有人问我,他的計時錶要如何操作,中央指針為什么平時不會動時,其实一點也不惊讶,走出錶友圈,才會發現,大众对於手錶的认知,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就計時錶來说,甚至還有好多人搞不清楚中央那根长长的指針是干什么用的。
在过去,大多數人擁有第一只手錶,都是从简单的三針開始的,現在可能是智能錶了,就不是很了解機械計時手錶的一些门道。所以很多人在拿到一只計時錶時,天然以為中央大秒針就是常規走秒的指針,甚至疑问錶怎么不走,或者不知道当初怎么回事開启了計時,以為在走的中央指針是指示常規秒钟,就一直開着了。当然,事实是顯而易见的,計時錶的中央大秒針,是開启計時功能時用於記录秒钟的,并不是常規走時的秒針,計時錶的走時秒針一般在9點钟位置或者6點钟位置,是比較小的一根針。
其实从常理來说,也非常好理解為什么計時錶的中央指針是用於計時的,因為這根針比較长,可以指示錶盤边缘的秒钟,甚至可以細分至1/4、1/5秒,读起來很清晰,但是如果是在小錶盤的位置,连具體指示在哪一秒看着都累,对於計時來说就完全失去了作用,這顯然不符合使用逻辑。而从機械構造上來说,因為擒纵系统一般都在機芯边缘,擒纵系统直接连接的就是秒輪,秒針直接安裝在秒輪上,即简单又節省空間,所以秒針設計在錶盤边缘是很合理的,計時系统也可以有更多發挥空間。
那么計時作為計時錶的一種附加功能,它會额外消耗能量,所以大多數情况下,除了欣赏把玩時開启,平時并不建议一直開着。現在的計時錶,除了一些高端錶款,大多數的動力只有四十几个小時,或者六十个小時,開启計時之后,如果又本身是坐办公室的话,就容易動力不足,导致停走。雖然有修錶的朋友曾提出说,開启計時,其实帶有补偿作用,可以讓走時准一些,但是現代的手錶精准个兩三秒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基本都能达到15秒以内的日误差,去纠结那补偿進來的几秒钟(甚至是否能补偿也未认证),義义不大,反而開着計時功能,加速消耗润滑油,增加不必要的损耗,以及故障率,更不划算。
搞清楚了計時手錶兩根秒針的區别和作用之后,我们就可以來看看計時秒針的其他一些用途。計時錶最初的诞生就是為了計時,但是除了計時之外,又根据不同的领域,演化出了很多专業性功能,這些功能大多數都不需要额外的機械結構,却非常有用。
最常见的应用就是测速仪。其实测速仪对於大多數赛事用處并不明顯,但是在早期没有精准的電子計時系统的時候,機械計時是相对來说最可靠的设備,如今作為一種赏玩性功能,也作為一種传承和情怀。测速仪顾名思义就是测量速度,但只适合测量平均時速,而不是即時速度,所以不要想着测汽车超速什么的。它的原理在於,以1公里為测定距離,当目標物體从起點開始計時,到终點停止計時,秒針所在的位置即為平均時速。但是這要求目標物在一分钟内完成這1公里,所以想测量跑步的平均時速,就算了,你1公里跑不進一分钟的,但是高速上因為有一公里距離的牌子,倒是可以测车速,不过仪錶盤上不是有顯示车速吗,所以其实就是玩玩還可以。不过有一些錶具有這種低速的测速模式,但不是很常见,錶盤也會比較復雜。而它延伸出來的功能,可以用於記件,比如我搬一疊砖用時30秒,那么一个小時我可以搬120疊(錶盤上30所指的數值),如果每疊五毛钱,一个小時就赚60块,年薪15萬,刨去生活费就可以買块勞力士了,好嗨哟。
其次比較常见的,就是脉搏計。脉搏計是早期為医生開發的功能,一般來说是以30次脉搏跳動為基准(也有15次為基准,具體要看錶款標示),記录所經过的時間,秒針所指的數值,就是一分钟的脉搏次數。相对於测速計來说,个人覺得脉搏計還实用性高一點,如果家里没有脉搏仪,那么手錶也可以派上用場,隨時隨地都能用。当然,脉搏計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原理,即便没有脉搏計,咱们自己也能算,即可以算30次心跳所用的時間,再把它换算成分钟的次數就可以了,也可以看15秒心跳几次,乘以四就可以了,只不过有脉搏計,自己不用去算,比較省事兒一點。对於医生來说,过去需要频繁去测量患者的脉搏,每个都要心算就得把自己累死,這个功能就會顯得比較重要,現在都有電子脉搏仪,還可以测血压,就可靠实用多了。
比較少见的功能,還有测距仪。测距仪是用來测量距離的,它的原理是根据声音和光具備传播速度上的差异,來判定目標物體与自己的距離。它的使用方法是,对方物體在發出声音的同時也闪一下光,当這边看见光時按下計時按鈕,然后听见声音時停止計時,計時指針所指的刻度就是雙方之間的距離。一般來说,因為光速约為30萬公里每秒,所以在测量時,可以完全忽略光速在传播上的時間,即实际上它测量的原理是依据声音传播的時长,确定兩者的距離。声速為340.29米/秒,如果从看见光到听见声音耗時15秒,则為5.1公里左右。
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百年靈的飛行滑尺,雖然這项功能裝置於計時錶款,但是計時秒針并不直接与飛行滑尺產生功能上的关联。飛行滑尺的原理在於計算乘除法,延伸出來就可以用於公里与英里時速間的单位轉换、飛行時間計算、燃油消耗、爬升率、飛行時間計算等等,但這些功能并不是由計時秒針直接指示完成的,需要结合飛行數据依靠錶圈的内外圈數值换算得到,所以不作為計時秒針的功能。
所以,計時码錶上的中央計時指針,你懂它的作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