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名錶
查看购物袋(0)

0

首页 帮助中心 ⁄ 勞力士:不是没有改變,只是大部分人看不见

勞力士:不是没有改變,只是大部分人看不见

⇐  返回

勞力士:不是没有改變,只是大部分人看不见


經常看见有人吐槽,说勞力士一成不變,完全没有新義。一个款式可以卖几十年。

要知道,只有那種已經經受全世界消费者认可的手錶才能做到所谓的“守旧”。因為如果不被认可,只能“停產”,或者不断修改外观以博取消费者新鲜感。

都说勞力士“一招鲜吃遍天”,但勞力士并不是没有改變,只是大部分人看不见。

当我们手持勞力士錶头,横放金屬帶的時候,會發現錶帶下垂。

使用越频繁的勞力士錶帶下垂就越严重!

有時候會變成這樣

甚至完全“不举”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情况,那是因為錶節間是靠螺丝栓连接的,螺丝栓和錶節孔位間是留有一定的空隙。雖然在空隙間添加有润滑油,但是在长期的使用下,這一空隙會逐漸加大,就导致錶帶的下垂,非常不美观。

勞力士為了解决錶帶下垂的问题,在铂金、黃金材質的蠔式錶帶和Day-Date元首型錶帶的錶節中添加了陶瓷管。

一方面,這根白色的陶瓷管可以减少螺丝栓和錶節之間的摩擦、磨损,提高佩戴的舒适感。

另一方面,使用陶瓷管的新款錶帶可以不用再往里面添加润滑油,完全避免了清洗時润滑油的遗失和润滑油外泄导致佩戴者手腕、衣物沾染污渍。

蠔式錶帶於1930年代末面世,元首型錶帶特别為1956年推出的蠔式恒動星期日曆型而製作,現代款的錶帶外观上和几十年前类似。但勞力士并不是没有改變,只是大部分人看不见錶節里面的細節。

目前陶瓷管只应用在铂金、黃金材質的蠔式錶帶和Day-Date元首型錶帶的錶節中,鋼款、甚至普通的貴金屬帶中還看不见。按照勞力士的普及策略,以后应该會逐漸铺開的。

勞力士在2000年發佈了第一款自產的自動上鍊計時機芯Cal.4130,發佈之初採用垂直離合結構,极大地改善了启動計時功能時指針的颤抖。

但齿輪間的側隙的存在依旧會帶來不少的缺點:

1.產生齿間冲击,影响齿輪传動的平穩性。
2.导致秒針对不准刻度。
3.加大齿輪間因受力而產生變形、磨损。

為了解决這一问题,勞力士的工程师於2009年申请了一项专利,研發、生產了這種特殊齿輪。


左边為新款的勞力士迪通拿齿輪,右边為老款齿輪

這種特殊的齿輪简单一點形容就是將每一个齿都演變為三个弹簧金屬片,利用其弹性可以讓這个齿輪更好地与其他齿輪相互耦合,進而减少齿輪間隙。

雖然這種全新的齿輪看起來很简单,但是加工工藝要求水平高。大家可以想象,在寬度不足0.5毫米的齿尖上分出三个規整的薄片是何等的困难!其採用了UV-LIGA技術製作。利用膠版和紫外线做出擒纵輪外形,再一點一點在模具里面“生长”出來,這樣的UV-LIGA技術可以在批量生產的同時保证零件极高的精密度和錶面光洁度。

經过這樣的革新,迪通拿腕錶齿輪間的传動更加平穩,計時准确度提高。秒針归零時,更能对准刻度。另外,整個機芯的耐用程度提高。

勞力士迪通拿錶款上這一點小小的改變已經全面铺開,新款的迪通拿都换用的新齿輪。即使是老款的迪通拿,只要拿到勞力士服务中心進行保养,也會免费更新。当然,勞力士官方不會告诉你....

勞力士GMT錶款的雙向旋轉外圈的内部結構,没有任何的支撑,单纯依靠摩擦。在操作使用時,手感不佳。

而新款的勞力士GMT在不改變外观的情况下,革新了旋轉外圈的内部設計。

特设凹位字圈和三角形弹簧,將原來的一个受力點變成了間隔120°的三个,使扭力均匀平佈,穩定性提高。

經典是指那些获得了广泛承认的經久不衰的產品。任何一丁點的改變都可能之前获得的认可被推翻。但并不義味着經典不能改變,那些暗藏在内部、隐匿於細節的革新可能很难被绝大多數人發現。但就是這些細微的改變铸就了“简单背后的不平凡”。

应了那句话“说不出好在哪,但是就是覺得你好”。

Related Reading: